胰腺癌 ( pancreatic cancer )
别名: 胰腺癌;cancer of pancreas;pancreatic carcinoma
解释 收起

概述:胰 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,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 恶性肿瘤,虽然近20年来医疗技术有了很大提高,但在诊断和治疗胰 腺癌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,早期的确诊率不高,手术死亡率仍然较高,而治愈率很低。如何提高对胰 腺癌的诊治水平仍是每一位胰腺外科医师努力奋斗的目标。     胰 腺癌在1820v1830年开始已有描述,1836年Mondiere报道了3例可疑的胰 腺癌病例。美国费城的J.M.DaCosta发现了35例尸检病人有胰 腺癌,并在1858年描述了此病。到19世纪末, 胰头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已为大家知道,并已被组织学所证实。1888年Bard和Pic将胰 腺癌区分为导管细胞癌和 腺泡细胞癌,并注意到有胰岛细胞癌的可能。不久又有研究表明 胰头癌的症状和体征不同于胰体、尾癌。然而, 胰头癌、Vater壶腹癌、胆总管下端癌及近十二指肠乳头区的 腺癌,以往由于其症状相类似而很难相互鉴别,故统称为 壶腹周围癌。但以后发现 胰头癌与其他3种癌无论在肿癌的生物学特性上或疾病的转归上都有很大的不同,故现已习惯于将 胰头癌单独分出。     在治疗上,19世纪后叶及20世纪初已有人企图切除胰 腺癌,但没有成功,直到1935年Whipple、Parsons和Mullins报道了一例壶腹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获得成功。不久Brunschwing应用这一手术方法切除了胰头的导管 腺癌。直到现在这一手术方法虽然在胃肠道重建的顺序、胰肠、胆肠及胃肠吻合等方法上有所改变,切除的范围上亦有不同的改良,但基本的手术原则如前,仍是治疗 胰头癌及 壶腹周围癌的最有效的方法。我国在1922年开始已有诊断 壶腹周围癌的报道,但以后确诊的病例极少,北京协和医院1922v1941年的20年内仅收治诊断较明确的病人12例。而1948v1954年的6年内收治了17例。曾宪九教授是我国进行胰 腺癌研究最早的外科专家之一。于1951年4月成功地进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,并在1956年报道了41例诊治胰腺及 乏特壶腹周围癌的经验。
    胰腺癌目前已成为较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,早期诊断很困难,临床病人多为进行期或晚期,其手术切除率较低。胰腺癌一般以胰头部最多见,其次是体尾部,全胰癌较少。

】描述为:">    胰腺癌是常见的胰腺肿瘤,半数以上位于胰头,约90%是起源于腺管上皮的管腺癌,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%~2%,且近年来国内外均明显增加。由于受胰腺解剖学和胰腺癌生物学特征等因素的影响,胰腺癌早期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和远处转移,加之该病早期无特异的症状与体征,缺乏简便和可靠的诊断方法,故早期诊断困难,病人就诊时多已属中、晚期,手术切除率低,我国可切除者5年生存率不到5%,预后极差。胰腺癌仍是一种尚未确立有效疗法的难治性恶性肿瘤,是当前消化道肿瘤研究的热点。
    胰腺癌(carcinoma of pancreas) 主要指胰外分泌腺的恶性肿瘤,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,恶性程度高、发展较快、预后较差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、食欲不振、消瘦和黄疸等。发病年龄以45~65岁最多见, 男女之比为1.58:1。

    胰腺癌是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,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。胰腺癌恶性度高,病程短,一般出现症状时已属晚期,并很快发生转移,侵犯邻近脏器。临床表现多样,缺乏特异性,早期诊断较困难,预后很差。
    胰腺癌(pancreatic cancer)又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。我国2000年胰腺癌男、女标化发病率分别为3.64/10万和2.58/10万。胰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,约80%的胰腺癌发生于60~80岁之间。吸烟是胰腺癌最突出和最一致的危险因素。

1 临床表现 展开
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
3 流行病学 展开
4 实验检查 展开
5 辅助检查 展开
6 诊断要点 展开
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
8 预防 展开
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
10 并发症 展开
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
12 诊断标准 展开
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
14 诊断依据 展开
15 相关课件 展开

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   沪ICP备12005625号-1